《寻迹古中国》
2025-03-04

阅读量78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大众对于“考古”的热情非但没有减退,考古还日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一本面向普通大众的书如何既专业又好读?在此推荐近期出版的《寻迹古中国》,由知名出版人翟德芳撰著。翟德芳先生是吉林大学考古专业出身,长期深耕于文化和学术出版。他自谦只是一名“考古老学生”,其实他有深厚的考古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文物知识。他基于实地行走、拍摄与资料考证,才写出了这本书。


站在一座古老的遗址前,四周静谧,阳光透过树叶洒落在破碎的古迹上。每一块石头、每一片瓦片、每一面墙壁都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寻迹古中国》就是这样一本书,它以朴实细腻的笔触和深入的洞察,将考古学的复杂性化为易懂的叙述,精美的配图让读者如同身临其境。


刘胜金缕玉衣(西汉)


掐丝金辟邪(东汉)






内容简介



《寻迹古中国》

翟德芳 著

上海三联书店



《寻迹古中国》是一次追寻古老足迹的旅程,更是一场心灵与历史的对话。


本书是知名出版人翟德芳在退休之后再续考古之缘的首部作品,不仅是一部考古普及书,更是他在资深出版人和考古学者双重身份下的精心之作。


作者基于自己的考古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文物知识,行走于北部中国。他不仅准确解读了考古发现背后的历史信息,还以生动有趣的笔触,将这些复杂的历史知识转化为普通读者易于接受和理解的内容。同时,作者提供了详细的访古路线图,可供读者按图索骥。

本书的腰封是一张折叠后的仿古地图



作者简介



翟德芳,1958年生于辽宁丹东。1978年考入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接受了严格的考古学训练。1982年毕业后开始编辑生涯,曾先后担任知识出版社、香港中华书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等出版机构的总编辑。出版有《古遗迹探奇》《中国古代家训三百篇》《生于1958》《笔记中的唐宋微历史》等,译著《汉字的文化史》。




目录



向上滑动阅览


四十年后:再续我的考古之缘(代前言)


旧地重游:访古张家口

“三岔口”上的张家口

张家口古堡看军争

各具特色的张家口古建筑

被蔚县壁画惊艳


车行华北西北边:访古蒙陕甘宁之边

青城寻古

邂逅美岱召

在鄂尔多斯近观“鄂尔多斯青铜器”

贺兰山下西夏陵

董志塬上现文明:南佐探秘

石破天惊开新宇:石峁访古


纵横大东北:访古东北行

承德外八庙:民族古建筑宝库

牛河梁上访坛庙

访红山遗址,说红山文化

驿站上的古代聚落:访南宝力皋吐遗址

灾变现场的考古重现:访哈民遗址

最早玉器在何处:访小南山遗址

访金上京遗址,说女真兴衰

访渤海上京,说渤海古史

查海遗址的意义:见识8000年前的龙


太行山前说文物:冀中访古记

易水萧萧话沧桑:易县访古

满城汉墓:王家的地下宫殿

曲阳访古记

再临平山访王墓

井陉最奇石头村

正定:古城里的佛家奇构

宝光璀璨:定州博物馆看文物

高官之衙:访直隶总督署


穿行在山海之间:山东访古行

大国之都:访齐都临淄故城

佛家的千年微笑:访青州龙兴寺佛教石雕

汉家仪仗:香山汉墓陪葬坑的价值

北齐山东的丝路来客:青州画像石反映的中外交流

云峰山上观神品:访莱州云峰山摩崖刻石

海隅古建萃珍:山东半岛地上文物掠影

银雀山汉墓竹简:破解千古之谜的考古发现

嘉祥武氏祠:刻在石头上的家教全书

苏埠屯商墓:商代的东方方伯有多强?

龙山城子崖:开启一个时代的考古发现


后记





书摘



被蔚县壁画惊艳


壁画,顾名思义,就是画在墙面上的画。壁画的出现可谓早矣!在欧洲,法国拉斯科洞穴和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的壁画已经是上万年之前的作品。在中国,史载汉武帝画诸神像于甘泉宫、汉宣帝在麒麟阁画功臣之像,都属于壁画。魏晋以后,佛道之教盛行,寺院道观多有壁画,尤其是在北朝以后,各地的石窟保存了不少精美的壁画。明清以后,由于卷轴画的盛行,壁画才渐渐衰落。


笔者无绘画之才,也不是研究壁画艺术的,但多年来行走各地,也看了不少壁画作品,尤其是到川西和西藏看过藏传佛教的壁画,更曾专门到山西芮城永乐宫看道教的壁画,觉得见过不少,没想到这次在张家口地区的古城、古建筑之中游走时,着实被蔚县寺庙内的壁画惊艳了一把。


蔚县寺庙壁画时代最早的,是南安寺塔地宫的辽代壁画。由于我们此次未能进入地宫观看,所以具体的情况不得而知。据资料介绍,地宫东壁画菩提树图,南壁画戴冠仙人吊唁图,西壁画仙人炼丹图,北壁画佛塔图。由此可知,其主题和风格应是辽代壁画所共有的。我们此次看到的壁画都是明清时期的。这一时期,蔚县寺庙壁画量大品精,十分精彩,我只拣重点介绍。


玉皇阁壁画:威严与动感


蔚州古城北城垣上建于明代的玉皇阁,高峻壮观,气度不凡。其玉皇神殿内东、西、北三面墙壁都绘有大型壁画。北壁在中间的玉皇大帝塑像两旁,分别绘西王母和五岳大帝,加上其各自的属官、侍者,共有41个人物。东、西墙壁绘“三十六雷公”,两壁各有18位雷公。每个雷公都手持法器,腰间悬挂腰牌,腰牌上写着“行雨雷公庞天君”“火轮雷公李天君”等,表明其角色身份。绘画沥粉贴金,场面宏大,线条流畅,设色艳丽。西王母和五岳大帝面相威严,雷公群像面相各异、动感十足,属官、侍者则是态度谦恭、面容秀丽。

玉皇阁西壁壁画:三十六雷公图(局部)


时间已经过去六百余年,今天看起来这些神像仍是栩栩如生。 


真武庙壁画:仙气飘飘朝真武


蔚州古城现存的真武庙属于明代早期建筑,其中的主殿北极宫有前抱厦。抱厦为歇山卷棚绿琉璃瓦顶,抱厦内东、西两壁上皆绘道教题材壁画,壁画内容为“星君捧笏朝拜图”。画上的人物均高1.5米左右,东西各画七位星君,手持笏板,神态各异。星君有老有少,老者长髯飘逸,青年英俊潇洒,很有仙风道骨之气。星君均表现为面朝主神真武大帝而行,其前面各有引导人物:东壁为金童、西壁为玉女,各手持宝幡为前导,回首引领一位尊者,尊者后为侍童。尊者手捧笏板,向北朝拜真武大帝。金童玉女手中各捧一盘,金童盘内为一轮红日,日中立一只公鸡;玉女盘内为一轮黄月,月中卧一只白兔。壁画中的人物衣着设色各异,神态自然,细腻传神,是道教壁画的上乘之作。

真武庙西壁壁画(局部)


关帝庙壁画:市井生活连环画


关帝庙位于蔚县西合营镇夏源村,建于清代。其东西配殿内保存有完整的百工图壁画,对研究清代民间世俗生活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关帝庙东配殿北墙壁画第一行

第三幅:书籍斋 

关帝庙西配殿北墙壁画第二行

第四幅:游巷贸易


壁画分四行四列,绘制于东、西配殿的南北山墙上,每面墙绘制16幅,共64幅,幅间以墨线相隔。每幅内容不同,均有毛笔题名,东配殿北墙和西配殿南墙题名在画的右上角,东配殿南墙和西配殿北墙题名在画的左上角。题名或三字,如豆腐房、剃头房、饧糖房、饼面铺、弓箭铺、铸铁铺、切烟铺、毡帽铺、粟粮店、漏粉局、裱糊局、估衣局、成衣局、首饰楼、砖瓦窑、黄纸坊、书籍斋、读书林等;或四字,如烟火炮铺、杂货俱全、描画丹青、游巷贸易、完童耍货、改换缨帽、精选木料、修造风匣等。图中人物有手艺人、商人,有农夫,亦有算命先生,他们的工作、生活的场景,都被直观地表现了出来。百工图中的人物形象生动,体现了当时市井生活的丰富多彩。观看这些壁画,宛如在清朝的村镇街巷走了一趟,实在太有趣了!


节选自《寻迹古中国》34—38页



(5) no-img 点赞
说几句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