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物 | 首度公开文物介绍系列五
2020-04-29

阅读量82


    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诞辰127周年,缅怀她的丰功伟绩,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充分挖掘馆藏资源,完成文物馆的改版陈列,策划推出“手泽如新 往事如诉——宋庆龄文物珍藏展”,并于1月27日宋庆龄诞辰纪念日推出该展的线上展览,与观众见面。

     “手泽如新 往事如诉——宋庆龄文物珍藏展”选取了280余件宋庆龄在上海寓所遗留的历史照片、信函文稿、著作题词、国务礼品、生活用品等珍贵文物,其中有100余件文物系首度公开展出。为丰富线上展览,我馆将陆续精选部分首度公开展出的文物,让大家足不出户欣赏和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



全文共1170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1951年宋庆龄致克劳特夫人信 

“ 我可以告诉你,这里正在发生的一切令人振奋。孙中山先生的所有理想正在被有力地付诸实施 。这些理想和其他一些重大的计划一起,使这里成为一个真正的崭新的中国。我们已确立了自己应有的地位,同世界上其他的伟大民族一同前进。




01


1952年宋庆龄创办的《中国建设》杂志创刊号

      1952年1月,宋庆龄创办的《中国建设》英文双月刊在上海正式出版。这份杂志以报道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人民生活的变化及新中国各方面背景知识,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为办刊宗旨。

      1952年《中国建设》杂志的创刊号,封面为土地改革中翻身农民的喜悦形象,封底为重建的钢铁基地鞍钢的木刻作品。创刊号上发表了宋庆龄的文章《福利事业与世界和平》以及陈翰笙、李德全、赵朴初等知名人士的文章。《中国建设》杂志出版后,又发行了多个语种,成为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宋庆龄喜爱《中国建设》杂志,经常将《中国建设》作为礼物送给国内外友人。


02

宋庆龄为《中国建设》创刊号撰写的

《福利事业与世界和平》文稿

       宋庆龄对《中国建设》杂志的创办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亲自参与了杂志定名、编辑选定和编印发行等工作。

      1952年1月,宋庆龄为《中国建设》创刊号撰写的《福利事业与世界和平》一文,上图是文章底稿,文章阐明 “世界和平与福利事业有着直接的关联。两者是相辅而行的,可以在同样的条件下发展起来,也可以因同样的原因而受到危害。” “福利事业在新中国所表现的空前进步,反映了我们对于和平的热切愿望。”并指出中国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坚强堡垒。


03

1952年5月24日宋庆龄致金仲华信底稿 

      1952年5月24日宋庆龄致《中国建设》杂志社社长金仲华信,商议《中国建设》的宣传推广和发行工作。信中指出必须立即纠正《中国建设》宣传推广部门和发行部门之间磋商的会议记录中所表达的部分观点,指出《中国建设》的宣传推广不跟从任何人,应在自己的人员能力和经费允许范围内尽可能制定有力而广泛的宣传推广政策。

      信函底稿上方有宋庆龄手写的 “ May 24,1952 ”(1952年5月24日),另有多处修改痕迹。

      宋庆龄是一个有着大爱情怀的人,她一生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进步、世界和平和人类幸福而不懈奋斗。“宋庆龄的坚贞不屈、勇敢忠诚和她的精神的美,是活的中国最为卓越而辉煌的象征。”      

展览策划:王宁宁

图文供稿:宋故居微信组

编辑:郑奕诗


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二级博物馆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上海市文明单位

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国博物馆协会团体会员单位

上海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外实践基地

上海市志愿者服务基地

上海市高中生社会实践基地

上海宋庆龄研究会微信公众号

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



(5) no-img 点赞
说几句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