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量61
近代上海是一座工商业繁荣的大都市,也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近代中国的风云变幻,几乎都在这里留下了痕迹。在孙中山四十余年的革命生涯中,上海是他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基地。在海外流亡时期,孙中山多次秘密来上海了解国内革命情形、与革命同志接洽;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在上海筹建民国;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与宋庆龄安家于上海。孙中山在此发奋著述,总结经验,探索革命新路。1924年,孙中山北上途经上海,重申《北上宣言》,强调北上目的是实现国家的自由、独立和统一。 《孙中山在上海图片史料展》微展览,将分四期为大家展示,今天发布第一期。 第一部分 领导辛亥革命 在沪筹建民国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上海正式开埠,成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英、法、美三国开始在上海强租土地,建立租界。至十九世纪末,上海成为远东首屈一指的近代化大都市,同时也成为国内革命党人宣传革命思想,组织革命运动的前沿阵地。 1885年,孙中山第一次来到上海。1894年孙中山北上投书李鸿章,曾到上海寻找“门径”。上书失败后,他从上海出发前往檀香山,发起成立了兴中会,投身革命。之后,孙中山又多次秘密来到上海,会见革命同志,了解国内革命情形。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孙中山从海外返抵上海,连日会晤各方人士,为建立中华民国进行了各种准备。1911年底,孙中山从上海出发至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1894年春夏间,孙中山带着一封在家乡拟就的《上李鸿章书》,和好友陆皓东一起来到上海,寻找上书门径。在上海,孙中山结识了宋耀如,并住在宋家。 图为当年的宋家老宅,位于现在的上海东余杭路 图为郑观应写给盛宣怀推荐孙中山的信 1894年6月孙中山北上天津投书,但李鸿章未予理睬,只给了他一张护照。孙中山回到上海,经宋耀如推荐,在上海出版的《万国公报》上连载发表《上李傅相书》。 图为刊登在《万国公报》上的《上李傅相书》 1910年6月30日,为筹划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革命斗争,孙中山秘密抵沪会晤革命党人。 图为孙中山离美来沪之前,与儿子孙科在檀香山的合影留念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11月4日,上海革命党人联合巡防营、商团等发动起义,占领上海县衙、上海道署及江南制造局等处,宣布上海光复,建立了沪军都督府。 图为沪军都督府成立时开会场景 远在美国筹款的孙中山得知武昌起义胜利的消息后,前往英国寻求外交支持和资金资助,并于1911年12月21日抵达香港。胡汉民等粤籍革命党人挽留孙中山在广东领导革命,孙中山向胡汉民等人表示:革命的中心在上海,自己要到上海筹建共和政府。 图为孙中山与欢迎者在船上合影 此后几天,孙中山在沪军都督府安排的行馆——宝昌路408号(今淮海中路650弄3号)会见各方人士,讨论筹建民国事宜。一时间,行馆门前车水马龙,当时的报纸称孙中山“一刻千金”。1911年12月26日,孙中山在宝昌路行馆召开同盟会最高干部会议,研究临时政府组织形式等重大问题。 图为宝昌路408号孙中山行馆 1911年12月27日,孙中山在斜桥总会(今上海电视台)后的小洋房内,会见了从南京赶来上海的各省代表会议的代表,表示如当选临时大总统,就定在1912年元旦举行就职典礼,同时宣布中国改为阳历纪年。 1911年12月29日,17省代表在南京召开选举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大会,孙中山当选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上午11时,孙中山由沪宁车站乘坐专车前往南京就任,上海各界人士在车站送行。 图为上海各界人士在沪宁铁路上海站欢送 孙中山赴南京就任时的情景 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二级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协会团体会员单位 上海市文明单位 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上海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外实践 基地 上海市志愿者服务基地 上海市高中生社会实践基地 上海市接待旅游团队诚信单位 上海市青年中心 上海市花园单位 上海市平安单位 上海市治安安全合格单位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香山路7号 电话:021-53063361 邮政编码:200020 开放时间:9:00—16:30(停止 售票) 每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交通:公交17、24、26、41、42 96、104、146、167、320、780、786 864、911、920、926、933、986路 地铁13号线淮海中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