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量61
寓所外交 朝鲜 宋庆龄在上海淮海中路1843号的寓所是新中国一个重要的外交舞台,见证了她维护国际和平,积极促进中外友好交往的历史篇章。 在上海寓所,宋庆龄接见过来自印度尼西亚、印度、苏联、尼泊尔、朝鲜、缅甸、巴基斯坦、墨西哥等国家政府首脑或代表团。 值此特殊时刻,小编与您一起回顾寓所外交中的朝鲜记忆。 1958年12月5日晚,宋庆龄在上海寓所设宴欢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相金日成。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外交部副部长曾涌泉、上海市副市长许建国、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曹荻秋、中国驻朝鲜大使乔晓光等出席作陪。席间,宾主畅谈了中朝两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中朝两国人民的伟大友谊,金日成还将一幅朝鲜传统人物刺绣挂屏《春香传》赠送给宋庆龄。 宋庆龄宴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相金日成 从左至右:陈毅、金日成、宋庆龄、朴正爱。 而如今,这幅《春香传》就挂在上海宋庆龄故居餐厅的墙上。 朝鲜刺绣《春香传》 宋庆龄宴请朝鲜首相金日成的菜单 中朝情谊 宋庆龄曾在《伟大的中国三大运动》一文中谈到:“我们两个国家(小编注:指中国和朝鲜)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关系……我们的同志情谊是根深蒂固的”。 1951年7月8日,宋庆龄在寓所接见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团长元东根、副团长金仁春等一行时,曾对客人这样说,她的文集(《为新中国奋斗》)不久将出版,在这本集子上将写明“献给朝鲜人民军、中国人民志愿军——人民事业的英勇保卫者”。 《为新中国奋斗》(1952年9月) 1952年9月28日出版的《人民日报》上刊登了题为《宋庆龄捐出文集全部稿费赠给朝鲜人民军和志愿军》的报道:“宋庆龄文集《为新中国奋斗》,即将由人民出版社和外文出版社以中英文同时出版。全书计有二十万字。宋庆龄已将此书的稿费人民币五亿元全部捐赠给站在保卫和平最前线的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 《为新中国奋斗》序言 宋庆龄被誉为“全国少年儿童慈爱的祖母”,同时,她也心系世界各地的儿童。 1953年7月27日,宋庆龄致函罗叔章,告以《为新中国奋斗》一书稿费使用。函谓:“关于人民出版社最近两个月付我的两笔稿费:第一笔请交给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委员会使用;第二笔请交给朝鲜儿童使用……” 1954年3月1日,朝鲜战争灾民救济委员会委员长朴正爱来函,对宋庆龄将所著《为新中国奋斗》的5280万元稿费捐赠给遭受战争灾害的朝鲜孤儿义举,表示感谢。信中谓:“你的诚挚的爱和援助,鼓舞了在战争中站立起来的朝鲜母亲,并增加了她们在进行恢复战后人民经济中争取新的胜利的信心。” 热爱艺术的宋庆龄也特别欣赏朝鲜的舞蹈,在给友人王安娜的信中,宋庆龄这样写道:“我以前曾看过朝鲜演员的演出……他们的演出真的是我在这里看到的最精彩的演出。” 宋庆龄也与享誉世界的朝鲜舞蹈家崔承喜结下了珍贵的友谊,并认为她是个“了不起的人物”。1953年新年之际,崔承喜写信祝福宋庆龄“身体健康,精神愉快”,并感谢她的“关怀和指导”。而宋庆龄也在复信中高度评价了崔承喜,“从你鲜明、有力、充满了人民创作所特有的现实精神的艺术表演,反映了伟大的朝鲜人民的思想和感情……(朝鲜)这些伟大的军事胜利是和你们经常的艺术鼓舞分不开的。” 1953年,宋庆龄致朝鲜舞蹈家崔承喜的底稿 朝鲜嵌贝漆盒 朝鲜瓷人像 1961年7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党政代表团赠送给宋庆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朝两国和两国人民都是从苦难中走过来,深知和平弥足珍贵”,两国间的深厚友谊“可以说是‘历久弥坚金不换’”。“走过70年的辉煌历程的中朝关系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而宋庆龄故居里的中朝交往记忆,既让我们重温了中朝传统友谊的历史现场,也把鲜血凝成的中朝友谊带入了21世纪。 新中国诞生后,宋庆龄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更加热情地投身于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 那其中又有多少和平外交活动是发生在上海淮海中路1843号这幢小洋楼中的呢? 欲知详情,请继续关注“微年代”!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二级博物馆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上海市文明单位 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国博物馆协会团体会员单位 上海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外实践基地 上海市志愿者服务基地 上海市高中生社会实践基地 责任编辑:宣教部 图文编辑:李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