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 | 十二、开创新中国妇女儿童事业
2021-11-29

阅读量66

        100年前,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在这一伟大征程中,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行,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起,为建立和建设新中国而奋斗。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歌颂宋庆龄在历史关键时刻对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帮助,歌颂同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2021年,“上海宋研会”微信公众号特推出“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专题系列。



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带领中国福利会,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为党分忧、为国育才、为民谋福,在妇幼保健卫生和儿童文化教育等方面,开展了实验性、示范性的工作和科学研究,开创了新中国妇女儿童事业的多个第一:第一家寄宿制托儿所和幼儿园、第一所妇幼保健院、第一座少年宫、第一家儿童艺术剧院和儿童艺术剧场、第一本综合性儿童杂志。可以说,宋庆龄是新中国妇女儿童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儿童心中永远的“宋奶奶”。


宋庆龄认为,“要有强健的民族,先从母性及儿童福利着手。”1949年7月,中国福利基金会(1950年8月定名为中国福利会)在西摩路宋氏老宅(今陕西北路369号)创办托儿所;同年11月,托儿所改为寄宿制,这是新中国开办的第一家寄宿制托儿所(后更名为中国福利会幼儿园)。

1949年7月24日,邓颖超在中国福利基金会托儿所开幕典礼上发表祝词


同时,宋庆龄领导中福会率先开创了新中国的妇幼保健事业。1951年9月,宋庆龄将自己所获“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金10万卢布全部捐赠中国福利会,作妇儿福利事业之用。1952年9月,中国福利会用这笔钱建成了新中国第一所妇幼保健专科医院——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


宋庆龄在“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金汇款单背后的亲笔批示


1952年9月18日落成时的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全面向工农大众开放,教育普及程度空前提高,宋庆龄将儿童教育的重心转向校外教育,设立文化站、文化馆、图书馆。1952年底,宋庆龄在访苏期间考察了苏联先进的少年宫制度,她决定中福会在上海率先尝试。1953年5月31日,“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中国福利会少年宫隆重开幕,这是新中国第一座少年宫,毛泽东亲自为少年宫题名。

新中国第一座少年宫——中国福利会少年宫

1954年6月,毛泽东应宋庆龄之请,为少年宫题写宫名


宋庆龄主张将儿童戏剧作为重要的教育形式进行推广。1947年春,中国福利基金会在上海成立儿童剧团,宋庆龄说:“我们办儿童剧团,要给孩子们精神食粮,让他们看到未来。”1957年4月,儿童剧团建团10周年时,改名为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儿童艺术剧院,宋庆龄亲切地称它为“我们的剧院”。为支持儿童艺术剧院,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将延安电影院划归中国福利会,作为专门的演出场地。经过改造,中福会儿童艺术剧场于1958年2月开幕,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儿童艺术剧场。

新中国第一个儿童艺术剧院——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

1964年5月,宋庆龄观看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演出的《小足球队》

为了惠及全国少年儿童,宋庆龄希望中国福利会创办一份属于少年儿童的刊物,飞入千家万户和祖国的各个角落。1950年4月,《儿童时代》杂志(半月刊)在上海印行,这是新中国创刊的第一本综合性儿童杂志,宋庆龄亲笔题写了刊名。在宋庆龄的感召下,一大批著名人士如作家巴金、冰心、郭沫若、叶圣陶、茹志鹃、陈伯吹、严文井,画家丰子恺、万籁鸣、张乐平,科学家苏步青、谢希德,艺术家黄准、侯宝林等,纷纷提笔向《儿童时代》撰稿。冰心的名作《再寄小读者》和《三寄小读者》都是在《儿童时代》首次连载。《儿童时代》在内容上融文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及互动活动于一体,体现了新社会少年儿童的新风貌。《儿童时代》伴随几亿读者的心灵成长,温暖了新中国几代人的童年记忆,成为上海儿童文学的一张名片。

新中国创刊的第一本综合性儿童杂志《儿童时代》


正如宋庆龄所言,“儿童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我们要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宋庆龄为新中国妇女儿童所作的开创性事业,深刻体现了她“为国树人”、“缔造未来”独特的精神内涵。

1980年5月,宋庆龄题词“为国树人”

往期回顾

点 / 击 / 图 / 片 / 查 / 看 / 往 / 期

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 | 一、共同的革命理想

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 | 二、抗议违反孙中山的革命原则和政策

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 | 三、探寻新的革命道路

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 | 四、反对白色恐怖统治

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 | 五、呼吁恢复三大政策

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 | 六、全力支持中国共产党抗战

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 | 七、争取和平、民主和解放

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 | 八、参与筹建新中国

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 | 九、建设人民当家做主新制度

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 | 十、秉承宋庆龄国际传播理念,讲好中国故事

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 | 十一、新中国和平友好的使者

<<  滑动查看图片  >>



        撰文 | 中福会课题组

        配图 | 中福会课题组

         编辑 | 朱玖琳 崔正秋

排版 | 崔正秋


上海宋庆龄研究会版权所有,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告知,侵权必究。


长按关注我们

Long press the QR code to follow us


宣传宋庆龄思想  弘扬宋庆龄精神






(5) no-img 点赞
说几句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