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量104
100年前,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在这一伟大征程中,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行,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起,为建立和建设新中国而奋斗。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歌颂宋庆龄在历史关键时刻对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帮助,歌颂同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2021年,“上海宋研会”微信公众号特推出“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专题系列。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相继叛变革命后,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中国革命陷入低潮。中国共产党人“从地下爬起来,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继续战斗,在实践中艰苦探索革命道路。宋庆龄等国民党左派领袖也毅然与国民党右派集团决裂,开始了他们探寻新的革命道路的努力。 1927年8月22日,宋庆龄和陈友仁等秘密坐上苏联货船,前往红都莫斯科。行前,她发出《赴莫斯科前的声明》,阐述孙中山“三大政策”的重要性,并表示“中国共产党无疑地是中国内部革命力量中最大的动力”,国民党冒牌领袖们必然失败。 1927年9月7日,宋庆龄抵达莫斯科车站,受到各界代表的热烈欢迎 在苏联,宋庆龄和邓演达、陈友仁总结中国革命教训,寻求苏联帮助,希望建立新的、革命的国民党领导集团,继续与中国共产党合作,进行土地革命。1927年11月1日,他们在莫斯科发表《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对中国及世界民众宣言》,痛斥国民党反动集团背叛革命,号召团结工、农、手工业者、小商人及青年学生,进行“超越资本主义之毒害向社会主义前进”的革命。 通过对苏联的考察,宋庆龄看到了一个“对所有人来说都会更美好的世界”。在莫斯科,她受到了马克思主义潜移默化的影响。1927年12月,她通过电报直接与蒋介石作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她坚定地表示:“如果我回国的话,那也只是为了参加工农斗争”,“我将踏着革命者的足迹继续前进,这是缅怀我们领袖的唯一道路,我在这条道路上决不回头。” 苏联此时内部权力斗争十分激烈,对国民党左派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在寻求苏联支持失败后,邓演达、宋庆龄、陈友仁先后离开苏联。 1928年4月30日,宋庆龄随邓演达之后来到德国,与邓演达及其革命小组一起讨论建立以改组国民党为号召的“第三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宋庆龄一开始就对“第三党”是否能成事持犹疑态度,她对“革命的国民党”是否真能成为中国革命领导力量已产生怀疑。8月21日,她在致杨杏佛函中表示:“可能共产党员是对的——只有他们的党能实行孙博士的主义。” 1929年5月,宋庆龄回国参加孙中山奉安大典。“中东路事件”后,8月1日,宋庆龄打电报给反帝大同盟,强烈谴责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政府“勾结帝国主义分子势力,残酷镇压中国人民大众”,“已不可免地堕落为帝国主义的工具”。蒋介石随后派戴季陶上门责难,结果遭到宋庆龄痛斥。她愤怒地说:“我除了看见你们妄肆屠杀数百万将来可以代替腐败官僚的革命青年以外,没有什么了;除了穷苦绝望的人民以外,没有什么了;除了军阀争权夺利的战争以外,没有什么了;除了对饥饿的民众的勒索以外,没有什么了。事实上,你们什么都没有做,只进行了反革命活动。” 1929年宋庆龄出国护照(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藏) 1929年9月21日,宋庆龄再次别国他走,11月中旬来到德国。作为国际工人救济会中央委员,宋庆龄与德国共产党开始了秘密往来。在德国,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党员也有接触,她知道廖承志已是共产党员,廖梦醒回国也是与共产党员结婚,她的结论是:“青年一代肯定会下决心成为革命者!” 1931年12月,邓演达被蒋介石秘密杀害,宋庆龄愤而发表宣言,痛斥国民党早已不是革命力量,明确表示中国只有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才能真正实行社会主义,标志着她的思想已从民主主义开始向共产主义转变。 宋庆龄为邓演达被害对时局宣言传单(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藏) 从此,宋庆龄坚决地同中国共产党走在一起,共同为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新中国而奋斗。 往期回顾 点 / 击 / 图 / 片 / 查 / 看 / 往 / 期 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丨一、共同的革命理想 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丨二、抗议违反孙中山的革命原则和政策 撰文 | 朱玖琳 配图 | 朱玖琳 校对 | 崔正秋 排版 | 崔正秋 上海宋庆龄研究会版权所有,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告知,侵权必究。 长按关注我们 Long press the QR code to follow us 宣传宋庆龄思想 弘扬宋庆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