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1949 为新中国奋斗:加强中苏友好 开启新中国外交活动(1949年11月)
2019-11-21

阅读量92

点击上方“上海宋研会”可以订阅哦

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开国典礼上,毛泽东正式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礼炮齐鸣,举国欢庆。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出席开国大典的宋庆龄,在看到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激动得热泪盈眶。这一年,宋庆龄五十六岁。她从青年时代就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民主革命,在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解放、人民自由幸福和国家繁荣富强的斗争中,她相信人民的力量,始终坚定地和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缔造新中国做出了伟大贡献。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上海宋庆龄研究会推出“回望1949:为新中国奋斗”系列推送,在每个月回顾宋庆龄在1949年当月的重要活动,讲述70年前宋庆龄为新中国奋斗的点点滴滴,缅怀宋庆龄的历史功勋和伟大精神,展现缔造新中国宏伟气象。

加强中苏友好

开启新中国外交活动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49年11月,新中国第一次迎来苏联十月革命节。苏联是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对外友好协会便是中苏友好协会。

1949年10月3日,新中国与苏联建交。10月16日毛泽东接受苏联首任驻华大使罗申送交国书。左为周恩来

宋庆龄1949年10月5日在中苏友好协会总会成立大会上致开幕词时曾指出:

当苏联的十月革命震撼了整个世界,这个人类史上最伟大的事件遭受到一切帝国主义者的造谣诬蔑的时候,孙中山首先指出:“自从有了俄国革命,世界人类便生出一个大希望。”是的,从三十年前产生的这个大希望,今天终于在我们的祖国有了光辉灿烂的发展了。

诚如孙中山临终时给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的遗书中所说:“两国在争世界被压迫民族自由之大战中携手并进以取得胜利。”现在,我深深地感到幸福,我们终于亲自看到这个日子了。

《人民日报》1949年10月6日载中苏友好协会总会成立时宋庆龄开幕词全文

在举国同庆十月革命节的时候,作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和中苏友协副会长,宋庆龄也积极投入其中。


11月5日,宋庆龄和中苏友协其他领导人一起,集体致电苏联对外文化协会主席琴尼索夫教授,祝贺苏联十月革命32周年。这一天,新中国领袖以个人名义致电斯大林表示祝贺的有两个人,一个是毛泽东,另一个便是宋庆龄。

《光明日报》1949年11月6日第一版载《毛主席电贺斯大林大元帅  祝贺十月革命卅二周年 中苏友好协会会长刘少奇等电苏对外文化协会主席祝贺》《宋庆龄副主席电斯大林大元帅 感谢苏联对我国的帮助》

宋庆龄的个人电是以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身份发出的。她电贺斯大林道:

在这个十月革命纪念日,我和解放了的中国人民,一致向您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和孙中山一样,我们认为十月革命是人类希望底诞生。孙中山和毛主席了解,只有苏联是真正渴望中国人民获得解放的。我们现在的胜利,就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孙中山所梦寐以求的中苏两大民族底紧密合作,现在成为事实了。苏联文化艺术科学工作者代表团的来到中国,是这种合作的表现。我们感谢代表团给我们很多的益处,帮助了我们怎样在建设国家,提高人民生活水准和文化水准中,坚决地追随苏联所首创的榜样。中苏人民友好、团结、合作万岁!

宋庆龄致斯大林贺电底稿(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藏)

宋庆龄在电文中提到的苏联文化艺术科学工作者代表团,是苏联政府向新中国派出的第一个代表团。代表团以苏联著名作家法捷耶夫和西蒙诺夫为正副团长,于10月1日上午11时抵达北京火车站。当日上午前往车站欢迎的,有中苏友好协会总会筹委会主任宋庆龄、副主任刘少奇、周恩来、李济深、沈钧儒、黄炎培,副主任兼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大会筹委会主任郭沫若,和中苏友好协会总会筹委会总干事钱俊瑞等。各界人士进站欢迎的,共达两百多人。列车进站时,车上车下一片欢呼声。随后在车站举行了欢迎会。在奏了苏联与中国国歌后,周恩来和郭沫若先后致词。头发灰白、高个子的法捷耶夫激动地高呼“中苏伟大人民的永久的友谊万岁!”“中国人民的领袖毛泽东万岁!”“一切先进的和进步的人类的领袖和朋友我们的导师斯大林万岁!”下午,这支苏联代表团应邀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典礼,亲眼目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1949年10月1日宋庆龄在北京火车站欢迎苏联文化艺术科学工作者代表团

《人民日报》1949年10月2日载苏联代表团抵京盛况

随后代表团一路南下,去往南京、上海、济南等地,在中国刮起了一阵又一阵“苏联旋风”,所到之处欢迎场面热烈隆重。10月15日凌晨2时,代表团一行抵达上海。当天下午,上海各界举行隆重的欢迎集会。10月18日晚,刚刚从北京回到上海仅1天的宋庆龄,就以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和中苏友好协会副会长的身份在上海寓所举行鸡尾酒会,热情招待这个代表团的部分成员。团长法捷耶夫已先行回国,来参加酒会的有西蒙诺夫、格拉西莫夫、瓦尔拉莫夫、杜伯洛维娜、马尔柯夫、费诺格诺夫、阿格拉则、司托烈托夫、德奥米多夫、伏兹尼等十人,苏留沪外交人员符拉其米洛夫也出席。出席的中国宾客有上海市委书记饶漱石和副市长曾山、潘汉年、韦悫等。在挂有孙中山像的会客室内,宾主双方畅谈甚欢。酒会中,宋庆龄向客人们示范如何把筷子当刀叉,格拉西莫夫等也模仿起来。次日代表团离沪赴京时,宋庆龄亲往火车站送行。

1949年10月18日晚,宋庆龄在上海寓所里举行鸡尾酒会,宴请苏联文化艺术科学工作者代表团

在宋庆龄从上海发出致斯大林电报后的第二天,11月6日,中苏友好协会上海分会筹委会在兰心大戏院举办庆祝苏联十月革命32周年纪念联欢晚会。到各界代表共800余人,苏留沪外侨人员符拉基米洛夫及苏侨协会会长齐布诺夫斯基等70余人也应邀参加。会上通过宋庆龄、陈叔通、饶漱石、陈毅、颜惠庆、潘汉年等17人组成主席团。

《文汇报》1949年11月7日第1版载中苏友好协会上海分会筹委会在兰心大戏院举办庆祝苏联十月革命三十二周年纪念联欢晚会的报道

11月7日上午11时至下午1时,苏联驻沪总领事馆举行盛大的鸡尾酒会招待来宾。主人佛拉基米洛夫、奥布曹夫、梭波列夫、米德维捷夫、雷特金洛谢夫等殷勤招待出席的六百多宾客。中国宾客出席者有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宋庆龄、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陈叔通、上海市长陈毅、市委书记饶漱石、副市长曾山、潘汉年,以及刘长胜、张耀祥、郭化若、童蕴、李昌、舒同、冯定、夏衍、陈望道、盛丕华等人。宋庆龄、陈毅、饶漱石一再和苏联友人干杯,并互祝斯大林大元帅和毛主席健康。


11月7日下午5时40分起,上海市人民广播电台为庆祝十月革命节推出了一系列特别节目。晚8点放送的是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苏友好协会副会长宋庆龄的演讲——《华北之行所得到的印象》。其中,她讲到:“我深信我们的工人和农民在劳动工作中,决不会比我们伟大友邦苏联的斯塔哈诺夫英雄落后一步。”

1927年宋庆龄在莫斯科与加里宁夫人的合影

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藏

宋庆龄1957年访问苏联时购买的艺术品

《冬日》

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藏

作为新中国领导人和中苏友协副会长,宋庆龄以加强中苏友好为起点,开启了她从事新中国外交活动的生涯。作为新中国和平使者,宋庆龄为积极推进中外友好作出了独特贡献。



往期回顾



点 / 击 / 图 / 片 / 查 / 看 / 往 / 期

长按关注我们

Long press the QR code to follow us

宣传宋庆龄思想,弘扬宋庆龄精神



(5) no-img 点赞
说几句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