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1949 为新中国奋斗:欣然北上 两条革命洪流汇合(1949年8月)
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开国典礼上,毛泽东正式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礼炮齐鸣,举国欢庆。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出席开国大典的宋庆龄,在看到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激动得热泪盈眶。这一年,宋庆龄五十六岁。她从青年时代就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民主革命,在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解放、人民自由幸福和国家繁荣富强的斗争中,她相信人民的力量,始终坚定地和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缔造新中国做出了伟大贡献。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上海宋庆龄研究会推出“回望1949:为新中国奋斗”系列推送,在每个月回顾宋庆龄在1949年当月的重大事迹,讲述70年前宋庆龄为新中国奋斗的点点滴滴,缅怀宋庆龄的历史功勋和伟大精神,展现缔造新中国宏伟气象。
为了参加即将在9月举行的新政协会议,在毛泽东、周恩来的亲自安排下,1949年8月26日,宋庆龄由邓颖超、廖梦醒、柳无垢,以及上海市政府交际处处长管易文等人陪同,乘坐头等卧车专列启程。
1949年6月,毛泽东、周恩来分别致函宋庆龄,邀请她北上参加新政协
沿途,宋庆龄受到了各地热烈的欢迎。专车在南京、济南和天津短暂停留时,当地党政领导和妇联代表等均亲往迎送。
1949年10月16日,宋庆龄北上回沪途中,在南京拜谒中山陵
在旅程中,宋庆龄对新老解放区的儿童福利、医疗卫生、各项设施及工作都很关心。沿途所见景象激励人心,令她一路上都精神振奋,非常愉快。回到上海后,11月7日,应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之邀,宋庆龄发表广播演讲,生动地描绘了她对北上途中所见所闻的感受和体会:
两天的愉快旅程一晃而过,8月28日下午4时15分,宋庆龄专列抵达北平火车站。
这天中午,毛泽东一吃过午饭,就换上了他那套平时不大穿、只有迎接知名人士时才穿的浅色中山装,准备迎接宋庆龄。3时45分,毛泽东乘坐一辆黑色吉斯防弹轿车来到北平火车站。此时,朱德、周恩来、林伯渠、董必武、聂荣臻、薄一波等党中央领导人,以及各民主党派代表李济深、何香凝、沈钧儒、章伯钧、黄炎培、陈叔通、马叙伦、谭平山、柳亚子、蔡廷锴、彭泽民、胡愈之、陈其瑗,全国总工会李立三,全国妇联蔡畅、李德全、康克清、沈兹九、许广平、区梦觉,全国青联廖承志,全国文联郭沫若、茅盾,全国学联李秀贞,北平市妇联张筱梅,全国解放区救济总会伍云甫、熊瑾玎、苏井观,还有宋庆龄点名希望访问并致敬的留北平的国民党政府和谈首席代表张治中,等等,共计八十余人早已等候在了月台之上。月台上还有一支特殊的娃娃欢迎队,他们来自宋庆龄领导的中国福利基金会资助的洛杉矶托儿所。
1949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张治中在北平火车站月台上等候迎接宋庆龄
洛杉矶托儿所的孩子们在北平火车站月台上等候迎接宋庆龄
宋庆龄专列刚停稳,毛泽东便走上车厢,亲自欢迎宋庆龄下车。他握着宋庆龄的手热情地说:“欢迎您,欢迎您!一路上辛苦了!”宋庆龄高兴地说:“谢谢你们的邀请,我向你们祝贺,祝贺中国共产党在你的领导下取得伟大胜利。” 随后,宋庆龄在毛泽东陪同下走下列车。她身穿黑色拷绸旗袍,盘着发髻,显得十分端庄。
周恩来迎上前去握手问候,宋庆龄说:“感谢你派你的夫人来接我。”周恩来说:“欢迎您来和我们一起领导新中国的建设。”
此时,蔡畅迎上来,向宋庆龄献花。洛杉机托儿所儿童也随后向前献花。接着,宋庆龄在周恩来的介绍下微笑着与月台上的欢迎者一一握手。随后,宋庆龄由何香凝和周恩来、邓颖超陪同,驱车到周恩来亲自为她安排的方巾巷寓所休息。
宋庆龄和何香凝在北平火车站手挽着手,内心充满了喜悦
宋庆龄北上抵平和中国共产党一起领导新中国建设,其意义正如爱泼斯坦先生在《二十世纪伟大女性——宋庆龄》一书中所总结的:
她的到达不止是她个人的事情,而是反映了中国革命中两条洪流的汇合——一条是由孙中山所发起并在晚年改变了导向的,另一条则是由共产党领导的,它代表了革命的继续高涨并走向胜利和社会主义新阶段。
1949年8月28日,宋庆龄抵达北平火车站,受到了最为隆重的欢迎
点 / 击 / 图 / 片 / 查 / 看 / 往 / 期
Long press the QR code to follow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