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1949 为新中国奋斗:向人民的胜利致敬 向中国共产党致敬(1949年7月)
2019-09-24

阅读量80

点击上方“上海宋研会”可以订阅哦

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开国典礼上,毛泽东正式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礼炮齐鸣,举国欢庆。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出席开国大典的宋庆龄,在看到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激动得热泪盈眶。这一年,宋庆龄五十六岁。她从青年时代就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民主革命,在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解放、人民自由幸福和国家繁荣富强的斗争中,她相信人民的力量,始终坚定地和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缔造新中国做出了伟大贡献。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上海宋庆龄研究会推出“回望1949:为新中国奋斗”系列推送,在每个月回顾宋庆龄在1949年当月的重大事迹,讲述70年前宋庆龄为新中国奋斗的点点滴滴,缅怀宋庆龄的历史功勋和伟大精神,展现缔造新中国宏伟气象。

向人民的胜利致敬 

向中国共产党致敬

宋庆龄《向中国共产党致敬》手稿


这是中国人民生活中的一个最伟大的时期。他们的完全胜利已在眼前。向人民的胜利致敬!


这是我们祖国建设和前进的动力。我们的旗帜是“生产”,更多的生产。向人民的力量致敬!


这是大地上的新光明。自由诞生了,它的温暖和光辉留传照耀到每一个为反动势力所笼罩的黑暗的角落。向人民的自由致敬!


这是胜利的高潮,荡漾到每一个口岸。各国的人民运动风起云涌,把我们的力量和他们的合在一起,加强这勇敢的战斗。向全世界民主斗争中的同志们致敬!


这一次胜利的战士们的力量增长了,他们的英勇,无匹。他们的纪律无双,他们的心同老百姓的心在一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致敬!


欢迎我们的领袖——这诞生在上海,生长在江西丛山里,在二万五千里长征艰难困苦的路程上百炼成钢,在乡村的泥土里成熟的领袖。向中国共产党致敬!


是的,这是一个最伟大的时期——这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里程碑。我们解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地政策的束缚,我们铲除了封建主义,人民正走向新的,更光辉的高峰。敬礼!中国人民革命斗争胜利万岁!

这份名为《向中国共产党致敬》的祝词是1949年6月30日宋庆龄在上海逸园大饭店举行的“七一”纪念晚会上发表的祝词

1949年6月30日晚,宋庆龄在邓颖超(右一)、廖梦醒(左一)等陪同下出席在上海逸园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大会

当晚6点,一千多个来自各个阶层的代表人物齐聚一堂,欢庆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当宋庆龄在邓颖超和廖梦醒的陪同下进入会场时,四周围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欢迎这位始终坚定站在人民立场的孙中山夫人。

 

这次纪念晚会是由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中共上海市委会联合举办的。陈毅市长在演讲中表示,中国共产党在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将仍然和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他演讲过后,第一个被邀请讲话的就是宋庆龄。因她是带病来参加,在长久不断的掌声中,邓颖超登台了,她说她是代表孙夫人演讲的,她用清晰而充满感情的音调,朗诵了宋庆龄的这篇祝词。


与会人员后来回忆道:

“邓颖超女士宣读时,全堂的人屏息而听着,就会觉得邓女士的抑扬顿挫的声音里包含着一种最强烈的情感;所以,九次热烈的全堂鼓掌不只是表示了赞同的意义而也自然地呈献了感动的效果的。事实上,这一篇祝词,真的是一个美丽的歌,一首精彩的诗。”

这篇祝词最初是用英文撰写而成的自由诗。早在“七一”的前两天,宋庆龄便派人将此英文手稿交给擅长文学的柳亚子之女柳无垢,请她立即翻译成中文。柳无垢送来中文翻译稿后,宋庆龄亲笔誊写了一份,还在中文稿上再作修改

 

7月1日,上海《文汇报》在详细报道“七一”纪念晚会的同时,将这首诗以“孙夫人祝词  向人民的胜利致敬  向中国共产党致敬”为标题全文发表。

1949年7月1日,《文汇报》以“孙夫人祝词  向人民的胜利致敬  向中国共产党致敬”为标题将祝词全文发表

次日,《人民日报》等各大报纸均予以全文刊登。

1949年7月2日,《人民日报》以“宋庆龄祝词”为标题刊载全文

读者们纷纷表示,这篇祝词:“如此地洋溢着热情,如此地充满着诚意,虽然只有短短的几百个字,却已提纲挈要地说明了全中国的人民对于这一个伟大的时期所共有的向心力。”“自从上海解放以后,以各种形式发表的歌颂的文字虽然很多很多,但孙夫人的这一篇却无疑是最热情最能感动(人心)的。”






1949年7月3日,《新民晚报》刊文报道广大读者对宋庆龄祝词的热烈反响



往期回顾


点 / 击 / 图 / 片 / 查 / 看 / 往 / 期

长按关注我们

Long press the QR code to follow us

宣传宋庆龄思想,弘扬宋庆龄精神



(5) no-img 点赞
说几句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