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1949 为新中国奋斗:战胜黑暗 迎接上海解放(1949年5月)
2019-06-27

阅读量75

点击上方“上海宋研会” 可以订阅哦

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开国典礼上,毛泽东正式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礼炮齐鸣,举国欢庆。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出席开国大典的宋庆龄,在看到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激动得热泪盈眶。这一年,宋庆龄五十六岁。她从青年时代就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民主革命,在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解放、人民自由幸福和国家繁荣富强的斗争中,她相信人民的力量,始终坚定地和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缔造新中国做出了伟大贡献。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上海宋庆龄研究会推出“回望1949:为新中国奋斗”系列推送,在每个月回顾宋庆龄在1949年当月的重大事迹,讲述70年前宋庆龄为新中国奋斗的点点滴滴,缅怀宋庆龄的历史功勋和伟大精神,展现缔造新中国宏伟气象。

战胜黑暗

迎接上海解放

1949年5月27日清晨,当上海市民打开家门的时候,发现下着雨的路面上睡满了解放军战士。上海市民对胜利之师全副武装露宿街头的情景闻所未闻,整个城市轰动了。

全副武装露宿上海街头的解放军战士


这天清晨,宋庆龄派了一辆大卡车来到了位于横浜桥的中国福利基金会儿童剧团本部,把儿童剧团的表演队接到了位于安福路的上海影剧界集合点。在地下党文委的领导下,儿童剧团的表演队走上街头,34名少男少女边游行,边扭秧歌、打莲湘,欢庆上海解放。人们拍手欢迎说:“孙夫人的秧歌队来了。”中国福利基金会儿童福利站的“小先生”们也组织了宣传队,高唱着《我们的队伍来了》奔向街头,欢迎人民解放军。市民们挤满街头,驻足观看,为儿童剧团表演队的表演鼓掌喝彩。

电影《三毛流浪记》中儿童剧团参演的庆祝上海解放片段

儿童剧团庆祝上海解放时使用的大鼓

 

上海临近解放的那些日子里,白色恐怖非常严重。国民党的行刑队在街上出没,抓到“共匪嫌疑分子”就地处决。很多人突然失踪。黄炎培之子黄竞武到宋庆龄住所去过后被捕,宋庆龄因而警告经常来看望她的杨杏佛之子杨小佛,暂时不要同她来往,以保障他的安全。黄竞武在监狱中被活埋,遗骸直到上海解放后才被发现。

 

在这国民党最残暴的时候,中国福利基金会必须缩小活动。宋庆龄及时采取措施悉心保存力量,将3所儿童福利站的“小先生”们的活动,由原来教识字班的孩子们唱解放区歌曲、学习扭秧歌等,改为白天向周围贫苦儿童和难民发放救济物资,晚上聚集到福利站里,秘密制作欢迎解放军的标语、彩带、红花等。当她获悉儿童剧团在暨南大学礼堂演出《兄妹开荒》等晚会节目,遭国民党特务的捣乱和破坏时,迅即指示儿童剧团要立即隐蔽,并在虹口武进路找了两间空房,让孩子们住进去。白天孩子们轻声练唱,排演节目,晚上拉上窗帘,缝制秧歌舞的服装,绘制标语、彩旗,进行迎接上海解放的准备工作。对于存放在仓库待运去解放区的300吨救济物资,也加强了守卫,解放后拨交给中国解放区救济总会,其中仅医药和医疗器材,就可供100张床位的医院用一年。

力扬词蔡余文曲《我们的队伍来了》

 

同时,宋庆龄率领中国福利基金会积极地组织和领导在上海的人民应付意外。为了迎接上海解放,救助战灾难民,维护社会秩序,在中共上海地下党的领导下,上海的社会公益人士和救济福利宗教团体于1949年4月25日成立了上海市临时联合救济委员会(以下简称“联救会”),颜惠庆任主任委员,赵朴初任干事,宋庆龄领导的中国福利基金会是联救会的主要成员之一。宋庆龄首先表示把基金会所存物资交出来供联救会使用。根据宋庆龄的指示,基金会不仅在物力上,如在救济物资、医药、医疗设备等方面给联救会以大力支援,还投入大量人力,积极支持和参加这项工作。基金会和3个儿童福利站的多数人员一度成了联救会的主力军,在救助战灾难民、医疗救护、物资储运,及其后大批疏散难民回乡生产等方面,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国福利基金会第一儿童福利站也作了联救会收容儿童的场所,儿童收容站第二站则设在西摩路宋家老宅(今陕西北路369号上海宋庆龄基金会住所)。为帮助贫困儿童,中国福利基金会与联救会一起,在贫困儿童聚居的棚户区,又开设了14所儿童福利站,发放大米31.69万余斤、奶粉2.23万磅、鱼肝油200磅。此项救灾工作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将难民送返原籍而告结束。

中国福利基金会儿童福利站向贫苦儿童发放大米


1949年5月25日,解放军首先解放了苏州河南岸。解放前的最后一晚,四周特别寂静,既无炮声,也没有火光,人们对这突然的安静有点纳闷,有人已经推断出可能当晚便是解放上海的时候。这一晚,很多人没有入睡,住在林森中路1803号(今淮海中路1843号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的宋庆龄也在黑暗中静静地等待着。

 

凌晨三点,当先遣部队放松包围的时候,宋庆龄看见了解放军的装甲车。她幽默地说:“但愿我能像装甲车一样被允许外出。那样我的胃病也许会治好。”

 

26日,苏州河北岸也获得解放。宋庆龄在当日致王安娜的信中愉快地写道:“感谢上苍,我们现在总算可以自由地呼吸了!” 

宋庆龄1949年5月26日致王安娜函(王安娜之子王黎明提供)

1949年5月25日黎明,人民解放军进入市区越过南京路

1949年5月25日,人民解放军坦克部队经过南京路


宋庆龄刚刚从香山路7号(今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移居林森中路1803号。由于是敏感时期搬的家,关于宋庆龄的谣言又沸沸扬扬地传播开来。谣言说宋庆龄离开了自己的家,躲到朋友家中去了。但是林森中路1803号原本就是国民政府拨给的,宋庆龄也没有偷偷摸摸搬家,她还在新家邀请朋友们前来做客。5月12日上海战役打响后,19日,妹妹美龄和二弟子良联名从美国来信。他们说:“最近,我们都经常想起你,考虑到目前的局势,我们知道你在中国的生活一定很艰苦,希望你能平安、顺利。”亲人们早就陆续离开了祖国大陆,只有宋庆龄独自坚守上海与黑暗抗争,等待黎明到来。

今淮海中路1843号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主楼


上海全境解放次日,5月28日,宋庆龄在林森中路寓所便迎来了第一批前来向她祝贺上海解放的客人。史良和赵朴初先后前来表示祝贺和慰问。宋庆龄一见到史良,就拉着她的手激动地说:“解放了就好了。国民党的失败,是我意料之中的,因为它敌视人民、反对人民、压迫人民;共产党取得胜利,是必然的,因为它代表人民,爱护人民,为人民谋福利。”在这胜利时刻相见,史良与宋庆龄相抱而泣,共享胜利欢欣。赵朴初来时,宋庆龄微笑着把一朵红玫瑰花插在他的西装衣领,用以表示赞美他在解放战争中间同中国福利基金会共同战斗的友谊。

 

不久,宋庆龄还特意捧着一束红玫瑰来到林森中路988号A中国福利基金会办公地,微笑着给每一位工作人员送了一朵小红花。大家赶紧把小红花戴在胸前,宋庆龄向大家点头致意,大家也以注目和笑意回应她的慰问和祝贺。

 

5月29日,毛泽东为新华社修改的社论《祝上海解放》发表。同日,他亲自指示,委托陈毅和邓小平前往宋庆龄寓所表示慰问,并派出警卫部队为她站岗放哨,以保证安全。在同史良商量后,邓小平、陈毅于5月31日偕史良和长期坚持上海地下斗争的优秀干部文义、吴克坚等一同拜望宋庆龄。


6月初,上海市委收到中央的指示:

要保存孙中山先生在上海的旧居,以资纪念;从优供给宋庆龄的日常费用及实物。

毛泽东为新华社修改的1949年5月29日新华社社论《祝上海解放》


宋庆龄在海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在艰难困苦的革命岁月中,她长期与中国共产党合作,为缔造新中国做出了特殊而杰出的贡献。在极其艰辛危机的非常时期,她坚守着自己的阵地,积极准备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欢迎中国共产党,组织和领导上海人民应付意外,为迎接上海解放作出了特殊贡献,践行了“永远和党在一起”的坚定信念。




往期回顾


点 / 击 / 图 / 片 / 查 / 看 / 往 / 期

长按关注我们

Long press the QR code to follow us

宣传宋庆龄思想,弘扬宋庆龄精神


(5) no-img 点赞
说几句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