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1949 为新中国奋斗:伟大抉择 中共中央来电(1949年1月)
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开国典礼上,毛泽东正式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礼炮齐鸣,举国欢庆。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出席开国大典的宋庆龄,在看到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激动得热泪盈眶。这一年,宋庆龄五十六岁。她从青年时代就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民主革命,在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解放、人民自由幸福和国家繁荣富强的斗争中,她相信人民的力量,始终坚定地和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缔造新中国做出了伟大贡献。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上海宋庆龄研究会推出“回望1949:为新中国奋斗”系列推送,在每个月回顾宋庆龄在1949年当月的重大事迹,讲述70年前宋庆龄为新中国奋斗的点点滴滴,缅怀宋庆龄的历史功勋和伟大精神,展现缔造新中国宏伟气象。
庆龄先生:
中国革命胜利的形势已使反动派濒临死亡的末日,沪上环境如何,至所系念。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至于如何由沪北上,已告梦醒与汉年、仲华切商,总期以安全为第一。谨电致意,伫盼回音。
毛泽东 周恩来
子皓
这是中共中央1949年1月19日致宋庆龄电全文。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联名署名,热诚邀请宋庆龄北上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建国大计。
这封电报附在中共中央发给在香港的中共中央华南局领导人方方、潘汉年、刘晓的指示电之后。
两份电报均由周恩来亲自修改审定。
中共中央指示电指出:“兹发去毛周致宋电,望由梦醒译成英文并附信,派孙夫人最信任而又最可靠的人如金仲华送去,并当面致意。万一金不能去,可否调现在上海与孙夫人联络的人来港面商。联络人可否约倪斐君至港面谈,并托其设法助孙夫人至港,但必须严守秘密。如你们认为危险,则可放弃此秘密办法。”最后,周恩来还特地加上:“总之,第一必须秘密,而且不能冒失。第二必须孙夫人完全同意,不能稍涉勉强。如有危险,宁可不动。”
中共中央邀请宋庆龄北上,源于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的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五一口号》发出“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得到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热烈响应。但此时,大多数民主人士还在南方,上海和香港都居住着众多著名的民主人士。于是在周恩来的部署下,潘汉年、方方、连贯、夏衍等人,避开国民党特务和港英政府的眼线,成功地护送一批又一批的民主人士一路向北,到达解放区。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的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
此时的宋庆龄刚刚在上海发表声明,批驳将在国民政府中就职的谣传,宣布她正贡献其全部时间和精力致力于中国福利基金会的救济工作。
1947年宋庆龄在中国福利基金会儿童福利站教小朋友吴方读书
1月10日,宋庆龄邀请在上海的头牌电影名星八十余人,在兰心大舞台上演“电影大会串”,为中国福利基金会筹募儿童福利基金。
“大会串”开演之前,下午三点,宋庆龄在华懋公寓招待影剧界人士。借招待会各路媒体云集的机会,她宣布,任何有关她本人将在政府中担任或负责职务之报道,纯系毫无根据。宋庆龄更郑重声明:她正贡献其全部时间与精力于中国福利基金会之救济工作,与上海儿童福利工作,她为该会之创办者兼主席。
1948年6月3日,为募集儿童防痨基金,中国福利基金会在上海华懋公寓举办儿童福利义卖会,宋庆龄亲临会场并主持
次日,上海各大中西文报刊纷纷报道了宋庆龄的辟谣声明,把向来是媒体宠儿的电影明星们抛在了一边。
1949年新年伊始,宋庆龄便成为各大媒体追逐的焦点。
元旦,蒋介石发表《新年文告》,暗示自己将下野,并表示愿与共产党“商讨停止战事,恢复和平的具体办法”,提出所谓和谈之最低条件。
同日,新华社发表毛泽东撰写的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文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和美帝国主义玩弄新的“和平”阴谋,号召全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要更加巩固地团结一致,坚决消灭反动派,将革命进行到底。
在政局变动,和战彷徨的时候,关于宋庆龄即将出山在南京政府担任要职的各种传说,在新闻报道和人们的口头上流传着。
1月21日,蒋介石下野。22日,李宗仁在南京宣布就任代总统职。李宗仁随即迫不及待地谋划和谈,就任当日便分别书写了致宋庆龄等人的函件,希望各位第三方面的领袖能够助力他的和谈计划。
当夜,李宗仁私人代表甘介侯即乘夜车由宁来沪。他出师不利,京沪路车严重误点,至23日午后四时方抵沪。甘氏即日便马不停蹄地带着李宗仁的亲笔信,开始分访宋庆龄、陈铭枢、张澜、张君劢、罗隆基、黄炎培、章士钊等人。
1949年1月,宋庆龄居住在香山路寓所。甘介侯来访时,她正卧病在床,因为连续两周血压过高,她谢绝宾客,但是甘氏一天来好几次,逼得她不得不起床,于24日破例接见甘氏,作一小时半的长谈。
虽然甘介侯对媒体说“孙夫人对和平提供意见多项”,“对于本代总统及其他人士之和平努力,深表同情。”但是私底下,宋庆龄在给德国友人王安娜的书信中表达了她对甘介侯的极度反感:
甘一天好几次到我这里来。最后,为了把他打发走,我不得不起来见他。他简直就是废话连篇,总是吹嘘自己为民主运动做了哪些事,以及他对李的影响,等等。很自然,我与我们的人民一样,渴望和平。我们希望很快找到解决这一僵局的办法,因为它使我们的生活难以忍受,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身体上,更不用说我们大家都遇到的各种物质困难。我们中一些有远见的人曾经想努力避开这种结果(我两年前的声明可以作证)。但是历史正在选择一条破坏极大的、痛苦的道路。
继甘氏之后,李宗仁又派和谈代表邵力子、张治中来沪斡旋,因为甘氏来访长谈导致病情加剧的宋庆龄不得已又再度从病榻上起身,于25日下午接见了邵力子。邵“微询孙夫人对和平之意见,并督促晋京(指南京政府),共商国是,斡旋和平。”
面对媒体的追踪和国民党政府的“敦促”,宋庆龄甚为反感,在致王安娜函中她还说道:
虽然上星期发布的消息对那些追踪新闻的人来说应该是足够了,但讨厌的是他们还紧跟在我的脚后。如果他们想知道我的看法的话,请让他们看一下我在两年前发表的声明 。这项声明现在仍然有效。那个时候他们全都嘲笑我,称我是个红色傀儡。在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之后,我不知道他们现在是怎么想的……如果你没有这份声明,也不记得所有的要点,我可以叫人打一份给你。
宋庆龄信中所说的两年前发表的声明,是指1946年7月22日发表的《关于促成组织联合政府并呼吁美国人民制止他们的政府在军事上援助国民党的声明》。此声明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广泛的震动与响应,它旗帜鲜明地反对内战,呼吁立即组成联合政府,要求美国停止一切军火供应,只允许把援助给与一个属于中国人民的政府。
宋庆龄《关于促成组织联合政府并呼吁美国人民制止他们的政府在军事上援助国民党的声明》原件
在中国正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宋庆龄坚持自己的一贯立场,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公开批驳将在国民党政府担任要职的谣传,拒绝参加南京国民政府。但是,面对中共中央的邀请,她又将作何反应呢?
1949年1月25日,一位署名“晓冈”的记者在《孙夫人:民主、和平的象征》一文中写道:
为了国家,为了她所挚爱着的人民大众,她终究是要出来的,如果要知道在什么时候的话,那末记者可以说:“当中国在行动时,她将震动世界。”
Long press the QR code to follow us